作者:欧哥
链接:http://www.hilie.com.cn/nd.jsp?id=33#fai_12_top&_np=2_527
欧哥原创 版权声明:本文系列由欧哥原创,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时请注明出处链接和作者,谢谢!(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欧哥)
十二、有的猎头要和人选经常见面
不管候选人是否考虑当前推荐的机会,有的猎头都会想尽办法和优质候选人见上一面,以加深认识和了解,建立起所谓的人脉关系,可以是去候选人方便的楼下喝杯咖啡,或者约一起打打球,甚至是利用候选人转机的空挡时间去机场候机大厅见个面之类的,这种做法甚至是一些“古典”猎头公司对猎头通行的要求。在现代派、尤其互联网猎头公司里,这种做法越来越少甚至完全消失。
十三、资源积累方式不同
企业有多个岗位,而且每个岗位的需求时间和数量都不稳定,无法让招聘HR有在某一岗位积累人才资源的动力和需要,但猎头就可以长期做一个或一类岗位,就有积累相应人才资源的动力和需要,然后通过服务多家有类似需求企业,实现把手里的人才资源介绍给这些企业变现的目标。积累某一类人才资源越多,会直接使招聘效率变高。所以优秀的猎头不但是有大把的机会积累大量人脉,而且会主动积极永无止境地积累越来越多的人脉人才资源(具体怎么做?请加微信OY15340088深度解析+实操演练)。
十四、成长速度不同
企业招聘HR的需求端是自己公司的业务部门,是同事之间协作关系,所以非常容易就能获得信息;但是对猎头来说客户和候选人都是上帝,他们都没有义务和责任和你配合,信任地告诉你所需要的信息,都需要猎头想办法左右协调好,才能获得所自己需要的信息,并且随时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变化,对猎头的挑战很大,这也是优秀猎头综合能力很强的表现之一。
反过来说,猎头接触面广,接触人大都是高精尖的,且第三方的身份容易获得企业HR不容易获得的信息。HR虽然在宽度上不如猎头,但是却可能更能懂得自家企业最真实的内在发展情况是怎么回事,更贴近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,且跟随企业发展来追求自身职场上的职业发展,和其他职场类似,可能论资排辈相对严重,往往只有苦劳没有功劳,而猎头就完全不是,靠自身努力、成果和练得的能力,自然就会获得高回报和快速的晋升和职业发展。
十五、发展路径不同
HR(招聘)的发展路径很清晰,招聘助理-专员-主管-经理-总监(大企业才有招聘总监)-HRD/HRVP,个别牛叉的也能做到CEO。
猎头在猎头公司的发展路径:寻访员R-助理顾问AC-顾问C-经理-总监-总经理,有的公司有不同定义的合伙人机制,有的实名实利,有的虚名而已。当然有的选择了单干,有的选择了转行,还有不少转做了企业招聘HR。我们公司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这些传统title,发展路径更坚定明快直接,完全可以连跳三级,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合伙人制度,并全力支持开分公司(详情请加微信OY15340088深度解析+实操演练)
十六、转行发展方向不同
从客观来讲,猎头可以转行做HR,认真说应该是招聘HR,HR也可以转做猎头,但是两者的发展方向不一样。
猎头可以转行做人力资源的招聘经理,做不了综合模块,因为其它模块完全没接触过,业务不熟悉。如果想做其他模块或者全模块,只能从基层做起,从基础学起,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从头学习专业知识。
HR转做猎头,同样会面临很大的挑战。猎头属于业务岗,需要出业绩,而HR属于职能岗,职能岗是处理公司内部事情,基本都是些固定的事务性工作,没有业绩要求和业绩考核,只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就可以。所以HR转猎头,没有做好业务、业绩的思想、行动、执行力的转变并能做到的话,也会比较容易失败。
所以无论是猎头还是HR,要转行发展,都需要调整自己的思路,转变服务角色,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和职业规划,适应转换后的角色定位,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积极性,持之以恒才能转型成功。
综上所述,猎头和HR两个职业虽然有共同点,但实质上却是大不相同,各行归各行,不能混为一谈。不论从事哪个职业,都要尽职尽责,遵守职业道德,互惠互利,共赢未来。
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对比一下的话,可以看到:
企业HR:遵循行政至上原则(听老板的话);
猎头:遵循市场至上原则(听钱的话);
企业HR:给的薪资越少越好,要为老板省钱;
猎头:按年薪比例拿佣金,给的薪资越多越好,要挣钱;
企业HR:注重结果,做好执行;
猎头:做好过程,结果才是收入;
企业HR: 是选拔中的裁判,一般采用挑剔的眼光;
猎头:希望美化候选人,希望都能拿offer;
企业HR: 企业自己制订职务说明(JD)作为聘用的标准,更了解企业真实需求;
猎头:寻访标准是自我理解的职务说明(JD)为标准,准不准看个人水平,还得看HR告诉你多少真实情况;
企业HR: 比对对象一般是企业内成员;
猎头:靠对企业的了解程度和做case积累的经验做判断;
企业HR: 选拔过程多轮面试,通常严肃认真准确;
猎头:以交流沟通综合判断为主,尤其是过往经历、级别、收入等附加因素来判断,准确度较差;